主页

AD 经典:圣献祭教堂 / Leandro V. Locsin

曾被称为一个“飞翔的盘子”的圣献祭教堂是一种现代主义的表达,象征着菲律宾复杂的殖民历史。坐落在奎松城(曾作为国家首都,现在是马尼拉首都地区的一部分)内的一座大学校园里,这座混凝土穹顶的教堂是菲律宾建筑师 Leandro Locsin 的作品,另外三位国家级艺术家为建筑的室内设计做出了贡献。[1] Locsin 的设计将菲律宾建筑的传统元素和战后国际美学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历经几个世纪帝国统治,刚刚独立的国家的强有力的象征。

AD 经典:圣献祭教堂 / Leandro V. Locsin - 更多图片+ 2

Naikot ko na ata ang buong UP campus bago pa kita nahanap. Be back soon #VisitaIglesia

A photo posted by @dovz_tinajora on

菲律宾共和国是从二战的废墟中崛起的诸多政权中的一个。这个新国家在1946年6月4日取得独立,从16世纪后期西班牙占领了这片群岛以来,菲律宾人民第一次摆脱帝国统治,取得了自由。1898年,《巴黎条约》结束了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殖民者也由西班牙变成了美国。将殖民转变为独立的计划由于战争的爆发和紧接而来的1941年日本入侵被搁置。随着战争结束,菲律宾终于获得了等待已久的自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的首都,马尼拉,在日本撤离时几乎被全部摧毁。[2]

Courtesy of Wikimedia user Ramon FVelasquez

战争造成的最惨重的建筑损失就是这个国家的许多天主教堂。天主教自1565年西班牙征服者 Miguel Lopez de Legazpi 到来后就统治着这片岛屿;修道士们来到这里,和众多信徒一起,在西班牙帝国时期建造了几百座巴洛克,哥特复兴和洛可可式教堂。这些建筑,曾经十分典型地主导着殖民地居民团体的中心广场,也作为日本的防御工事,在军事占领的末期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当重建的时间到来,这一过程由一批受到美国训练和影响的[3]建筑师主持实施——Leandro Locsin 就是其中之一。[3]

Locsin 1947年至1953年间在马尼拉的 Santo Tomas 大学学习。当时菲律宾建筑实践的主要潮流是模仿西方的现代主义建筑,这种态度源于这类建筑代表着秩序,进步和高雅的认知。更传统的建筑,尤其是本土的设计,总是被认为是质朴的。尽管 Locsin 的作品是现代主义风格,他被视为仅有的几位能够在设计中捕捉“典型的菲律宾面貌”的当代设计师中的一员。[4]

Courtesy of Wikimedia user Ramon FVelasquez

Locsin 从UST毕业不久,就被 Frederic Ossorio 委派为 Victorias Milling 公司设计一座学校的小教堂。然而,在设计起步的时候,Ossorio 被召到美国,项目最终落空。在1954年, Locsin 遇见了神父 John Delaney,他正在寻找一位建筑师为菲律宾国立大学 Diliman 校区设计一座小教堂。得到 Ossorio 的允许后,Locsin为这所大学修改了他之前的设计方案。[5]

Delaney对于这个项目的最初指示是教堂要反映在那里做礼拜的青年的精神。注意到学生总是齐唱弥撒,Locsin 设计了一个环形平面,消解了会众和唱诗班之间的传统边界。[6] 这种平等的感受通过摆放在教堂中间的圣坛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个象征性的姿态,尽管符合 Delaney 的想法,却不适合传统的线型的天主教仪式。教堂没有一个明确的进入点,沿教堂周围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入口。空间被一个混凝土穹顶覆盖,由加强的立柱和环梁支撑;这一结构显著的轻盈感也让教堂获得了它的昵称,“飞翔的盘子”。[7]

Courtesy of Wikimedia user Ramon FVelasquez

圣献祭教堂去中心化,开放的特性使 Locsin 必须使用垂直光来界定非独立的空间。形成教堂边缘的低垂的天花板加强了从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的运动感,使得参观者在进入朝拜时变得谦卑。从菲律宾刺眼的热带阳光到荫蔽的混凝土走廊的转变更强调了向一个不同的,神圣的环境行进的感受。人们穿过外围环廊后,天花板就向着穹顶最高点上升,穹顶则被其基部的天窗照的十分明亮——这种设计同时也统一了朝拜空间,使其不同于周围的走廊,这一切都没有使用墙体作为边界。[8]

In this place, no one's alone 🙏🏻 #vscocam #architecture

A photo posted by Drew Gozar (@archtgozar) on

Locsin 的小教堂最初完全避开了菲律宾传统,而是使用西方国家的当代设计风格,西方风格几个世纪以来都是菲律宾建筑的统治性的语汇,直到九年前。混凝土壳体穹顶在当时是亚洲的一项新的进步——一种在地域建筑传统里没有先例的形式。然而,菲律宾的殖民时期教堂以其抵御频繁的地震的宏伟稳固的墙体而著名,而圣献祭教堂的壳体一可感的轻盈为特点;在最高点,穹顶只有10厘米厚。这种悬浮的轻盈并不是西班牙或美国的影响的,而是暗示着传统菲律宾建筑:“the bahay kubo ”(“方屋子”)。

典型的"bahay kubo". ImageCourtesy of Flickr user Neil Bryan Sietereales

The bahay kubo, 菲律宾本土修建的一种传统住宅,由一个竹子搭建单间住宅和陡峭的茅草屋顶,在其上支撑。架空和透气的墙体使 bahay kubo 保持通风,凉爽和干燥——在热带地区十分重要的特质。[10] 房屋相对地面升高,使其看上去像是悬浮在半空中,Locsin 在圣献祭教堂穹顶的设计中模仿了这一点。[11]

Courtesy of Wikimedia user Ramon FVelasquez

1955年12月20日,圣献祭教堂在一个午夜的烛光游行中正式开幕。几乎是同时,这座教堂成为马尼拉信徒十分欢迎的集会中心,这一地位延续至今。[12] 它同时也是 Locsin 自己称为“混合文化”的持久的象征,在许多菲律宾建筑师继续模仿当代美国建筑的美学特征时,Locsin 的“飞翔的盘子”成为少数的几个具有显著特征的菲律宾现代主义设计的杰出作品之一。[13,14]

References

[1] "The University" (PDF).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 Retrieved 3 May 2014. [access] p8.
[2]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s. v. "Philippines", accessed June 22, 2016, [access]
[3] Rodell, Paul A. Culture and Customs of the Philippines.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2. p82-85.
[4] Paredes-Santillan, Caryn. "A Study on Bipolarity in the Architecture of Leandro V. Locsin."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JJABE 8, no. 1 (2009): 1-8. p3-4.
[5] “The University.” p8.
[6] De Ayala, Fernando Zóbel. "The Chapel of the Holy Sacrif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Philippine Studies 5, no. 1 (1957): 1-8. [access]. p2-7.
[7] Paredes-Santillan, Caryn. "Approaching The Sacred: A Study Of The Spatial Manifestations Of Liminality In The Churches Of Leandro V. Locsin." Accessed June 22, 2016. [access]. p4-7.
[8] Paredes-Santillan, “Approaching the Sacred.” p8-9.
[9] Ogura, Nobuyuki, David Leonides T. Yap, and Kenichi Tanou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Quest for Filipino Style."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JJABE 1, no. 2 (November 2002): 233-38. p237.
[10] Hila, Ma Corazon A. Arkitektura: An Essay on Philippine Ethnic Architecture. Manila: Sentrong Pangkultura Ng Pilipinas, 1992. p11.
[11] Ogura et al, p237.
[12] De Ayala, p8.
[13] Paredes-Santillan, “A Study on Bipolarity in the Architecture of Leandro V. Locsin.” p8.
[14] Ogura et al, p238.

项目图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项目地址

地址:菲律宾,U P Campus Diliman,Laurel Ave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关于这家事务所
引用: Fiederer, Luke. "AD 经典:圣献祭教堂 / Leandro V. Locsin" [AD Classics: Parish of the Holy Sacrifice / Leandro V. Locsin] 07 7月 2016. ArchDaily. (Trans. 丁月文)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790869/ad-classics-parish-of-the-holy-sacrifice-leandro-v-locsin>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